「如何達成群體共好?」
經濟是城市發展的動力,藝術與文化是塑造城市靈魂的根基。偉大的城市,仰賴經濟的繁榮與發展,也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藝術表達。
2024 年,協會邀請四位亞洲藝術節策展人,深入探討不同群體之間的溝通模式,從街頭巷尾的藝術活動,到大規模的文化合作,這些群體如何通過彼此的交流與協作,讓城市的聲音與色彩更加鮮活。
泰國與談人代表 – Louis
Bangkok Street Performer 藝術節策展人
泰國 House of Mask & Mime 工作室顧問,主要職責為策展、行銷與管理。
擅長默劇演出,並開立表演課程。目前正與曼谷市政府合作,推廣街頭藝術。
House of Mask & Mime 小丑默劇工作室
位在泰國曼谷,由資深泰國與日本小丑、默劇藝術家組成。
工作室重視思考與實驗,以非語言的小丑、默劇、物件劇場為主要領域,創造多部原創作品,並於 2024 年起開始辦理售票藝術節 Silent Theatre Festival。
(House of Mask & Mime 官網:https://circusdlab.com/)
(Silent Theatre Festival 官網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ilentfestth)
曼谷的街頭環境現況
(一)公部門預算與平台
2024 年泰國政府的文化預算為 7,000 萬泰銖(台幣約 6,642 萬元),佔總預算的 0.2%。其中街頭藝人只有一個項目可以申請補助,總金額僅 400 萬泰銖。
幸運的是,近年曼谷公部門撥預算邀請 Louis 共同成立了專門給街頭表演者的平台 – Bangkok Street Performer,讓藝術家們透過正規申請,在公共空間合法的演出。資格不限,任何國籍、非泰國居民亦可申請。
Louis 表示,現階段泰國街頭遇到的艱難不只是預算補助少,尚有展演場地不多,以及藝術家的人數偏少且類型單一的狀況。
截至 2024 年底,平台內的 767 名藝術家,有 90% 是音樂表演者。Louis 表示,下方照片內的藝術家們,大概就是非音樂類的表演者總數了。
(二)結合市民生活的共好模式
2024 年 Louis 與曼谷市政府共同執行 Happy Garden 計畫,希望家庭走進公園,並且接觸藝術。
該計畫召集街頭表演者於週末在公園演出默劇、小丑、雜耍、魔術等作品。Louis 認為這不單是增加表演者曝光機會與收入的活動,亦是讓家庭改變假日的生活模式,養成近距離欣賞藝術的文化。
根據活動回饋量表顯示,計畫成功的讓完全沒來過公園的人,願意來這裡欣賞演出,參與過的市民家庭也希望每週都有這樣的表演活動。
簡言之,曼谷市政府透過 Happy Garden 計畫成功營造多方共好的模式:
- 藝術家 – 有穩定客群的表演舞台
- 家庭 – 新的週末出遊計畫與藝術觀賞文化
- 場館 – 市民可看見身邊公共設施的功能
- 公部門 – 市民有感的政策被看見
工作室營運
Louis 分享經營團隊時,該如何以策展人與藝術家兩個不同身份來增加團隊收入。
下圖左側的朱紅色塊為策展人經營團隊的兩種獲利面向:
- 公部門面向
考慮政策(Policy)與當前不滿意的痛點(Pain point),找到可行的解法(Solution),評估成效與影響(Impact),以擬定執行計畫獲得政府補助。 - 團隊營利面向
制定願景(Vision)並設定目標(Target),考慮當前環境背景(Context),做好行銷宣傳(Marketing),透過團隊力量獲取利益。
論壇籌備期間,協會準備了來自公部門以及協會成員的提問:
在地藝術節必須仰賴四個群體的共識:藝術家 / 場館-商圈 / 居民 / 公部門。
身為策展人該如何平衡利益與如何溝通? 跟誰溝通最多?
- Louis 回覆
如果想做短期藝術節,我們要跟政府溝通。但如果是長期藝術節,我們得跟民眾溝通。
確切做法可參考以下簡報內容。
承上,「改變」必定會讓部分人士利益受損,如何說服、溝通使其妥協?
- Louis 回覆
改變時定會有人獲益、有人犧牲。
相信多數的策展人與藝術家,會希望在最熱鬧的地方辦理戶外藝術節。以我們在 2024 年秋天辦的活動為例,當時選擇在熱鬧的街頭,獲得很棒的成果照片。但也因為封街的緣故,那一帶交通極度壅塞。
問題是,我們真的想要新的改變嗎?
想要改變,必須顧慮許多要素。前面提到的封街藝術節活動,市民反應交通壅塞,這是溝通不足所造成的結果。
藝術家可以在藝術節獲得想要的東西,但市民可能會因為生活不便而有怨言。
為此我們應該要追求雙贏,獲得共同的好處。
但現實中不可能有這樣的結果,只有「特定時間的特定群體誰會獲得好處」。
所以我們一定要告訴所有人:誰在什麼時候會獲得好處。這是每次在辦理活動時,需要跟各個群體溝通的重點。
2024 亞洲街頭論壇 – 城市的聲音與色彩
主辦單位|臺灣街頭藝術文化發展協會
協辦單位|台北市文化局、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
主持人|林興昱
與談人|日本 – 甲賀雅章 / 韓國 – 李俊相 / 泰國代表 – Louis
總策劃人|徐開炫
視覺設計|林興昱
攝影|張震林、Koukos Yang
口譯|日文 Sasa / 韓文 Saleisha / 泰文 Ting Lu
逐字稿|徐開炫
撰文者|徐開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