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s://stracd.org/en
https://stracd.org/wp-content/themes/beanincave

大家好,我是吳顥中a.k.a街頭菸酒森,你是被標題騙進來的嗎?是的話我就成功了哈哈哈哈!這是古代街頭藝人表演分類的最後一回,請記得看完,以前真的有傀儡會釣魚。

 

*前一回在這:專欄《街藝大歷史》第九集 古人們到底有沒有在街頭唱戲?

 

不知道各位有沒有在廟口看過布袋戲,那種大家聚在外頭圍觀偶戲演出的狀況,其實宋朝就有了。請看清院本《清明上河圖》中的一隅。

有沒有看到眾人圍觀的那個酷炫小戲棚,帥吧!不過,在目前找到的資料中,僅有傀儡戲於戶外演出的文獻紀錄,他到底是怎麼出現在街頭的?又他是怎麼賺取收入的?目前我都還查不清楚。如果各位有資料,歡迎提供給我,我們一起挖掘這些來自過去的大秘寶。

傀儡,在古代的中國皆是以木製成,是以又稱木偶戲。從圖片上來看,民眾聚觀於小型戲台之前,看著微型舞台上傀儡的展演。整體戲台的搭建極像現代布袋戲之舞台搭景。表演內容雖不得而知,但可想見在當時的傀儡戲中就已經可以搬演故事。關於傀儡的起源,在《三才圖會‧人事篇‧傀儡》中有記述:

 

世傳傀儡起於漢高祖平城之圍,用陳平計,刻木為美人,立之城上,以詐闕氏,後人因此為傀儡,按前漢高紀七年注,應劭曰:平使畫工圖美人遺閼氏,而無刻木事,今按列子記,周穆王時,巧人有偃師者,為木人能歌舞,王與盛姬觀之,舞既終,木人瞬目,以手招王左右,王怒,欲殺偃師,偃師懼,埋之。皆丹墨膠漆之所為也。此疑傀儡之始矣。[1]

 

文中雖交代兩個可能傀儡起源的史料,然未加說明他們是如何操作傀儡。這項技藝發展至後世,亦開始有諸多不同的變化。在《都城記勝‧瓦舍眾伎》中,便介紹數種不同的傀儡演出形式[2]「弄懸絲傀儡、杖頭傀儡、水傀儡、肉傀儡。凡傀儡敷演煙粉靈怪故事、鐵騎公案之類,其話本或如雜劇,或如崖詞,大抵多虛少實,如巨靈神朱姬大仙之類是也。」以下便來介紹一下這些傀儡的表演形式。

即是目前常見的,以絲線對木偶周身關節進行操作的傀儡。記得火影忍者裡的勘九郎嗎?對!那就是懸絲傀儡!

而另外一張圖則是和火影忍者一樣科幻,便是這個《骷髏幻戲圖》,很帥吧!這幅畫

我自己很喜歡,有興趣可以去估狗一下相關資料,有很多人在解釋他的藝術內涵。

好啦好啦!還是要來點正經的文物。以下是宋代的《三彩嬰戲瓷枕》(對,古人的枕頭都是硬的)。圖畫中右邊的孩子天真無邪的在操偶,而另外兩個孩子則在為他伴奏。而下一個類別的傀儡,我們也要從這些可愛的孩子的畫像介紹起。

主要是以三根木棒操作木偶,一根於頭,另兩根於手,以這三處為主要活動機關進行操作。以下是(南宋)《傀儡戲紋方形銅鏡》背面描繪的畫面。途中諸幼童正在搬演一齣傀儡戲。布幕左上角那一小尊,就是杖頭傀儡。那也可以看到後方有孩童正在伴奏,而目前的孩子們一臉天真無邪的快樂看戲。豪可愛喔。

另外一幅(清)《風俗人物畫冊》內的作品就比較街頭了。猜測這應是一個民間劇團來到一個村莊之內進行演出,而村內民眾前來圍觀的一幅景象。沒錯,以前的街頭藝人不像我們都在政府規劃的場地內展演,他們是會為了生活自主巡迴演出的!這個演出文化日後會專文介紹,我們今天先討論傀儡就好!

這個很炫炮!可惜現在好像都看不到了。這是一種在水上節目時會演出的傀儡,純以機關操作,但功能驚人,甚至可以進行釣魚一類高難度的表演。

 

我們來看看東京夢華錄《駕幸臨水殿觀爭標錫宴》:

 

駕先幸池之臨水殿錫宴群臣。殿前出水棚,排立儀衛。近殿水中,橫列四彩舟,上有諸軍百戲,如大旗、獅豹、掉刀、蠻牌、神鬼、雜劇之類。又列兩船,皆樂部。又有一小船,上結小彩樓,下有三小門,如傀儡棚,正對水中。樂船上參軍色進致語,樂作,彩棚中門開,出小木偶人,小船子上有一白衣人垂釣,後有小童舉棹。划船,遼繞數回,作語,樂作,釣出活小魚一枚,又作樂,小船入棚。繼有木偶築球舞旋之類,亦各念致語,唱和,樂作而已,謂之「水傀儡」。

 

我只能說這個水傀儡真的很炫,他們可以演戲就算了,居然還可以釣魚!很扯對吧!只可惜這種水傀儡目前在中國好像看不到了,只剩越南還有在進行這類的演出。各位可以看看這個影片,滿有趣的。

這個用白話文講就是,大人把小朋友舉起來把他當作傀儡來操作。我真的不知道這要怎麼演,只想到一堆網路上爸爸玩小孩的影片。

稍微總結一下,古代的中國已經存有相當多元種類的傀儡戲演出,也說明傀儡已經在中國發展成相當成熟的表演藝術產業,並有許多劇本可以進行搬演。而這些是我目前有看到關於偶戲的一些資料。我只能說很可惜我沒有找到太多關於偶戲在街頭表演的文獻,只能跟各位做這樣粗淺的分享。抱歉抱歉。

 

但接下來我可以開始寫一些不同的東西了!各位想先看中國古代街頭藝人的歷史脈絡呢?還是他們的表演文化社會地位之類的,現在開放點餐,請各位留言一下吧!我們下回見!

 

參考文獻

[1](明)王圻纂輯:《三才圖會》(臺北市 : 成文出版社,1974年),頁1806。

[2] (宋)耐德翁:《都城紀勝》(臺北市 : 臺灣商務印書館, 1983年,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, 第 590 冊),頁20。

扯鈴街頭藝人/不務正業的中文所畢業生。 就讀大學中文系時都在扯鈴,報應是研究所時都在表演空檔寫論文。 因為熱愛在街頭打滾,於是畢業論文任性地寫了街頭藝人的歷史。 生平無大志,只求自己始終快樂。 自認是個幸運的人,曾喜獲東京國際扯鈴賽直立鈴冠軍、亞洲盃扯鈴賽亞軍等獎項。而論文雖常常難產,卻也如期畢業。 現在是個快樂的胖子,但始終不放棄那個能瘦回來的夢。可惜興趣仍是吹冷氣、吃東西,還有睡到自然醒。

Subscribe us

Get the latest news from Str.ACD